(通訊員 付健 大學生記者 黃祥赟)2025年3月10日晚6時,武漢職業技術學院3044永利集团分團委于淩峰樓C11成功舉辦寒假社會實踐分享暨表彰活動。8名學生代表上台分享寒假實踐故事,200餘名學生共同見證實踐成果,感悟成長力量。
活動在主持人的熱情開場中正式拉開帷幕。通過視頻與圖片展播,現場師生回顧了寒假社會實踐的精彩瞬間。随後,多位優秀實踐代表依次登台,分享他們的經曆與收獲。
搭建校際橋梁,傳承備考經驗
物業23301班萬宏雷與建工24302班李修賢作為“回訪母校”團隊代表,講述了他們以“校友聯絡員”身份重返高中母校的故事。通過組織交流會、分享備考策略,他們不僅架起兩校溝通的橋梁,更以親身經曆鼓勵學弟學妹以自信姿态迎接高考。“看到他們眼中的期待,我更加堅信傳遞經驗的意義。”李修賢感慨道。
踐行教育初心,守護童真成長
建工24301班王宇軒與造價24302班楊曼分享了寒假托管班的實踐經曆。從設計趣味課程到個性化輔導,他們用耐心與智慧陪伴孩子們成長。“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,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。”王宇軒引用教育格言,強調尊重兒童獨特性的重要性。楊曼則總結道:“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,我們能做的,是成為他們成長路上的同行者。”
服務社區基層,彰顯青年擔當
建工24302班汪紫琴與物業24301班葉勝聚焦社區服務,講述了參與環境整治、鄰裡幫扶的實踐故事。通過組織垃圾分類宣傳和節日慰問活動,他們為社區注入青春活力。“實踐讓我明白,點滴行動也能彙聚成改變的力量。”汪紫琴表示。葉勝則坦言:“責任感不是口号,而是在一次次服務中沉澱的信念。”
探索職業方向,傳承文化薪火
裝飾23303班吳靜茹以實習設計師的身份,分享了職場初體驗的挑戰與成長。“面對市場競争,唯有創新與堅持才能突破瓶頸。”她結合設計案例,闡述了對行業趨勢的思考。
用青春點亮鄉村,以行動傳承文化
寒假期間,造價23301班的伊再提古麗·奧布力喀斯木以實際行動踐行志願服務精神,帶領返鄉大學生反哺鄉村,開展了一别開生面的文化實踐。她不僅響應村委會号召,組織村民制作燈籠、書寫對聯,為春節增添傳統年味,還帶領團隊走訪慰問孤寡老人,送去溫暖與關懷。更令人矚目的是,她聯合20餘名返鄉大學生共同策劃并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“村晚”,用歌舞、小品、非遺展示等節目展現了新疆多元文化的魅力,為鄉村注入活力與歡笑。
談及這段經曆,伊再提古麗動情地說:“志願服務讓我深刻體會到傳統文化的凝聚力,也讓我看到基層群衆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。每一次與鄉親們的互動,都讓我更加堅定紮根基層、服務社會的信念。”她的行動不僅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,更激發了青年學子投身鄉村振興的熱情,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傳承文化、反哺家鄉的責任擔當。
以實踐砺青春,以奉獻緻未來
活動尾聲,付健老師總結道:“社會實踐是青年成長的‘第二課堂’,它讓知識落地、讓責任生根。”通過投身回訪母校、社區服務、職業實習等多元實踐,學生們不僅提升了專業素養,更錘煉了責任意識與團隊精神。
青春因實踐而豐盈,理想因奉獻而璀璨。本次分享會不僅是對寒假成果的總結,更吹響了新征程的号角。3044永利集团學子将以此次活動為契機,繼續在實踐中書寫青春華章,為社會貢獻智慧與力量。
(一審一校:黃曉幸 二審二校:周仔榮 三審三校:劉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