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夏”鄉築夢,益暖鄉情(三)|趣玩創意積木,傳承工匠精神

發布者:jz發布時間:2023-08-27浏覽次數:34

通訊員席俊洋 周惠宇豐富鄉村兒童課餘生活,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培養建築興趣8月17日,武漢職業技術學院鄉築夢大學生鄉村振興團隊來到陳家村村委會,給當地小朋友上了一堂建築專業“實踐課”和小朋友們一起搭建建築模型。

(圖為團隊成員賈地桐為孩子們介紹建築知識)

蟬鳴鳥啼,草木青蔥。“請各位小朋友看我手上的圖片,這上面有一個房子,大家看看認識嗎?”團隊成員賈地桐運用自身所學知識,給小朋友們介紹著名建築和建築的構成。孩子們争先搶後的舉手回答,“天安門,萬裡長城,三峽大壩……”衆多的著名建築展現在孩子們眼前,通俗易懂的講解和風趣幽默的提問,吸引着孩子們的注意力。隊員們耐心地為孩子們細說房屋的結構,孩子們逐步認識了房屋構造的梁、柱、樓闆等結構構件。從建築整體認知到建築細部構建,讓孩子們在互動中認識我國曆史上的偉大建築,感悟我國在建築行業取得的巨大成就。

(圖為團隊成員為孩子們介紹泥瓦匠搭建規則)

接着由團隊成員王華棋給孩子們講述搭建建築的規則,孩子們自由分組,男生一隊,女生一隊。團隊成員帶領孩子們走進建築的世界。讓孩子們自己動手,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,自由選擇材料來搭建房子。建地基、搭鋼筋、拌水泥、刮膩子、安門窗,一絲不苟,有闆有眼,一個個都化身為小小建築師。全面鍛煉了孩子們的觀察能力、動手能力、邏輯能力和抗挫能力,以及團隊合作精神。

(圖為指導老師與孩子共同參與手工制作)

(圖為團隊成員協助孩子們完成房屋的搭建)

别看他們小小年紀,但是動手能力卻一點都不差,孩子們沉浸在搭建的樂趣中,小組之間你追我趕,奮勇争先,都有着一股不服輸的勁兒。但願此次活動能在孩子們的心中埋下一顆工匠精神的種子。

(圖為孩子們帶着手工成品與團隊成員合照)

孩子們洋溢着燦爛的笑容,“哥哥,我今天很開心,我希望天天都可以和你們一起建房子”這是獨屬于團隊成員與孩子們的溫情時刻。

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少年是祖國的未來,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新時代的中國兒童應該有志向、有夢想,愛學習、愛勞動,敢創新、敢奮鬥,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。希望孩子們為強國建設、民族複興而努力學習,茁壯成長。

審核陳章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