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通訊員 周惠宇 席俊洋 攝影 劉慧珍 鐘錦文)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确指出,中國式現代化要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發展,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。7月中旬,武漢職業技術學院3044永利集团“築苑田居”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走進襄陽市保康縣馬橋鎮中坪村,深入了解當地五保戶的生活狀況,以一筆一畫陪伴老人,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。
(圖為幸福坊裡小區)
通過村幹部的介紹,團隊成員了解到中坪村被評為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,每年投入六百萬元為村裡的老人購買職工基本養老保險,安排五保戶集中居住在“幸福坊裡”。
剛走進“幸福坊裡”,居住其中的老人家就探出門來,雖然行動不便但依舊熱情地給我們打招呼:
—“你們從哪來啊?”
—“來幾天啦?”
—“多大年齡啦?”
炎炎夏日,隊員們帶來了解暑的大西瓜,和爺爺奶奶們邊吃着西瓜,邊向他們了解生活狀況,幸福坊裡其樂融融。
(圖為幸福坊裡老人吃西瓜)
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,團隊成員用畫筆陪伴老人們度過夏日午後。成員們将提前準備好的草帽拿出,坐在爺爺奶奶面前,彎腰,擡臂,起手,落筆,上色,用畫筆描繪美麗中坪和美好祝願。
“爺爺您也一起來畫啊!”團隊成員邀請老人共同繪制,一雙顫顫巍巍的手拿着畫筆,與成員們勾畫着美好景象。每一位隊員繪制的草帽都不相同,有的畫的是鄉間成熟的農作物,展現當地自給自足,物産豐饒;有的是綠水青山,藍天白雲,一眼看去,仿佛進入世外桃源,讓人沉醉其中;還有的畫的是大大的笑臉,是希望老人家身體健康,笑顔常開。團隊成員們把農耕文明、自然風光以及真誠的祝福畫在新的草帽上,畫進老人心裡。當他們接過繪制好的草帽時,有位爺爺發出感慨:“這些帽子真好看!”
(圖為老人親手繪制草帽)
(圖為團隊成員為老人繪制草帽)
(圖為老人拿着帽子拍照留念)
(圖為團隊成員與幸福坊裡老人大合照)
得知老人家很久都沒有拍過照片,隊員們為每一位老人留下一張紀念照,其中一位爺爺聽說要拍照片,匆忙回到房間換了一套較新的衣服,害羞地出現在鏡頭前。老人們拿着隊員繪制的帽子,露出真心的笑容,一張張照片留下了美好的回憶。
(圖為與老人揮手告别)
夕陽西下,團隊成員揮手和老人們告别,他們揚着笑臉說着“謝謝你們”“常來啊”。
将藝術融入鄉村生活,将鄉風文明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,幸福坊裡繪鄉情,一筆一劃獻愛心,進一步豐富村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,弘揚文明鄉風、淳樸民風。
(審核:周仔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