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44永利集团“尋迹紅旅,‘建’證傳承” ,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紀實(三)

發布者:jz發布時間:2022-07-12浏覽次數:354

(通訊員 周惠宇 孫雨蘿)大悟縣新城鎮金嶺村地處大别山南麓,是開國大将徐海東的故裡,曾經是大悟縣重點貧困村之一。在黨的領導下,金嶺村展開精準扶貧行動成為湖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。安逸美好的生活、舒适宜居的民居,無不刻畫着鄉村振興的活力,書寫着村民們對紅色根脈的接力傳承。

一大早,隊員們跟随金嶺村婦聯主席保珍前去拜訪村中的老黨員。“光榮之家”“模範家庭”的獎章排列在家門牆上,這家的主人張雲華已有17年黨齡。一頂“鄉風文明,你我同行”的帽子挂在門旁,她說這個帽子是參加村裡活動得到的,一直留作紀念。成為黨員的十幾年來,張雲華一直發揮着模範帶頭的作用,為村裡的建設貢獻力量,為村民的幸福生活出謀劃策。臨走前,隊員為張雲華三歲的小孫子送上自己搭建的天安門模型,拍拍小朋友的頭說,“這是我們首都北京的天安門,以後你去北京能親眼看到這棟恢弘偉大的建築”。

告别張雲華後,大家乘車前往一座老房子,幽靜的小院院牆古樸,木門大開,這便是顔奶奶的家。顔奶奶已86歲高齡,歲月蹉跎,壓彎了她的背,對于一小步無比艱難的她,還是堅持蹒跚着來大門口迎接隊員們大家攙扶奶奶坐下後,奶奶向大家介紹站在她身邊的人,這是政府分配的志願者,平時的生活起居都是靠志願者們的幫忙,感謝組織一直挂記我,我也不能給組織拖後腿”。我們之前吃不飽穿不暖,不像現在,有政府的幫助,有資助金和分紅,日子很幸福”,提到這,顔奶奶眼裡滿是自豪和欣慰。看起來平平淡淡的日子,背後卻是多少人不斷奮鬥的成果。

在村中的青年之家,團隊同村内的孩子們進行了紅色黨史我來講”建築知識小講堂“紅心閃閃向未來”互動活動。隊員範海鑫侃侃而談這幾日來的經曆和收獲,沿着這條紅色革命的道路,隊員們不僅了解了革命曆程的艱辛,還是面對挫折挑戰的勇氣和精神。在建築知識小講堂環節中,塗銘銘帶領着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們實地觀察了當地建築,帶領孩子們進行了”用筷子搭建模型”的動手活動。在活動中,孩子們興奮的讨論着收獲的知識,争先恐後的回答問題。楊康在“紅心閃閃向未來”手工活動中耐心教授小朋友們制作自己的“閃閃紅心”。一顆顆紅色愛心,寄予着孩子們的理想和目标:顔思涵小朋友理想是當一名醫生,幫助大家,希望能去一趟北京觀看冬奧會和長城;沈鑫磊小朋友希望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,還有一些小朋友把心願紙條塞進閃閃紅心中,這一顆顆稚嫩的心包裹着孩童們的遠大的理想和目标。

得知村裡有一塊地需要松土、播種,隊員們主動請纓下田幹活,分擔村裡的農耕任務。七月的午後光芒刺眼,烈日炎炎,田裡的土很軟,一腳下去鞋子仿佛塗了粘膠一般,加上火辣的太陽,沒多久汗水就如雨般傾落。農民伯伯細心的教導着我們耕田的技巧,在一次次嘗試中,隊員們漸漸掌握了竅門,動作也開始熟悉起來。下午短短兩個小時,就完成了大半的耕地任務。隊員們返回住處時,整個人都癱倒在了地上,通過這次實戰演練,大家親身體會到了糧食的來之不易。

大悟之行的實踐生活告一段落,但隊員們對于革命精神的學思踐悟之旅永遠在路上。


(審核:周仔榮)